在上海生活了三十多年,作为一个普通球迷,我再熟悉不过的,就是中国男足比赛后的这种无力感。看着东亚杯第二轮的这场中日大战,手机里球场开球时间一推再推,平时聊天八卦都自带吐槽DNA的同事,今天倒安静了许多。大家嘴上虽不说,心里都明白,咱们和日本的差距,大到已经很难用比分来了。
哨声终于响起,仅仅11分钟,日本队就通过一记干净利落的远射敲开了中国队的大门。这幕实在有些眼熟,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“看过太多遍”的疲惫。那一刻,我突然想到小区楼下的早点摊,有位阿姨总说,中国足球就像锅里的油条,刚下锅还带着希望,一旦遇上真正的高温,噗嗤一声,很快就蔫巴了——说的未免太贴切。
整场比赛,国足还是老路子,长传找反击,防守人手不够,攻防节奏都随对手起舞。控球率只剩三成,射门数还不到人家一半。日本队像是在排演训练科目,门前一阵阵攻势,稍有懈怠就是险情。我记得上半场,张玉宁有一次绝佳良机,射门没进,韦世豪跟进补射也偏了。全家人一起喊了一嗓子,结果只有几秒热度,转眼又陷入了类似“无声坐等哨响”的无奈。
下半场日本又进一球,还是靠远射折射,门将颜骏凌再努力,那球也没法救回来了。场上张玉宁提前被换下,看得出队员们情绪低落,斗志在对手精准控球与敏锐跑动面前被挤压得透不过气来。望着手里的饮料罐,我自嘲地想咱的“最高追求”,现在竟是和中国香港争第三,心里说不上羞愧还是心酸。
身为球迷,我当然希望中国足球有奇迹发生。可眼见这场仗踢得毫无悬念,就像一部提前泄露结局的电影,观众们的期待逐渐转成了叹息和自我调侃。不知各位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日常感受?是不是也曾在绝望和苦等中,默默坚持为国足守一次夜?你期待中国队哪一天能真正与亚洲强队掰掰手腕?留言聊聊,碰一碰“信仰”与现实的温差吧。
贝格富配资-股票配资持仓-五倍股票杠杆-网上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