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装悬疑剧《定风波》一开播就抛出重磅炸弹。故事发生在大亓王朝。皇帝为了表彰功臣,特意建造了琅华阁。阁中供奉着功臣们的碑像,按功劳大小排列。可就在开阁的大好日子,怪事发生了。功劳最大的四位辅政大臣的碑像,竟然流下了血泪!
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。果然,没过多久,这四位功臣一个接一个惨遭杀害。每处凶案现场,都留下了“夜煞”的名号。皇帝又惊又怒,命令暗侦营和神捕营联手查案,只给十天时间。这时,神捕营的萧北冥站了出来。他夸下海口,说根本用不了十天。他只要三天,就能把夜煞捉拿归案。
展开剩余89%流血的碑像预示着四位功臣的厄运。其中三位已经遇害,只剩下沈敝还活着。沈敝马上就要调离京城,路上最危险。萧北冥想了个调包计。他准备了四辆一模一样的马车,找来四个死囚假扮沈敝。然后,他故意把沈敝坐在哪辆车里的假消息,悄悄透露给几个有嫌疑的朝廷大官。萧北冥的算盘是:看哪辆车出事,就知道谁是夜煞。
这个计划果然引蛇出洞。他把目标锁定在三个人身上:管军部刺奸营的阴二爷、大理寺的眉白鱼、天书阁的苗杰。为了揪出真凶,萧北冥决定利用自己和师妹钟雪漫的婚礼做局。他想把这三个人聚到一起,找出夜煞。对于萧北冥这些大胆冒险的主意,他的师父兼未来岳父钟云亦,那是操碎了心。劝又劝不住,拦又拦不了,只能捏着鼻子配合。他唯一的要求是,真到了抓凶手那一刻,萧北冥别亲自上阵。钟云亦嘴上说是想让萧北冥多陪陪新婚妻子钟雪漫,可话里话外,总让人觉得是在托付后事。萧北冥也听出了不对劲。为了保护钟雪漫,他干脆点了她的穴道,让她动弹不得。自己则飞快地赶去钟云亦他们登船的地方,紧跟着也上了船。
等钟雪漫好不容易冲开穴道,心急火燎地飞到船上时,眼前的一幕让她魂飞魄散。船上四个人,包括她的父亲钟云亦,全都被缝杀而死。更可怕的是,现场只有萧北冥一个人站着,手里还拿着缝杀用的针……
萧北冥瞬间从追凶的神捕,变成了最大的嫌疑人。剧集刚播了六集,观众的评价就满天飞了。大家看法很直接。先说好的地方。故事是原创的,挺新鲜。把探案、验尸、奇幻、冒险这些元素混在一起,案子够离奇,推理很密集。反转更是一个接一个,让人猜不透。
剧情推进很快,不拖沓。第一集上来就死人,直奔主题查夜煞。第二集师父死了,男主角掉进湖里,埋下不少伏笔。
悬疑气氛也做得足。皇帝和钟云亦悄悄提到的“海崖”是什么地方?风波湖上,那几位大人为什么一口咬定夜煞就是钟云亦?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?这些都吊着观众的胃口。
剧中人物众多,但各有特色,互动也精彩。比如童双对萧北冥的维护,萧北冥和诸葛孔云那种又斗又合作的复杂关系。
萧北冥这个角色成长线很完整。他从一个破案厉害、有点自傲的人,跌落谷底成了“夜煞”嫌疑人,再到忍辱负重想洗刷冤屈,过程很打动人心。
演员表演整体不错。老演员风采依旧,年轻演员也不差,角色之间的对手戏很有看头。
演萧北冥的王星越,把角色从自傲到隐忍的转变演得很到位。演钟雪漫的向涵之,也演出了角色从天真到坚韧的变化。
服装、化妆、道具这些看着也舒服,审美在线。没有奇怪的滤镜,人物皮肤质感真实,打扮干净利落,整体很清爽。
音乐也挺有感觉。片头曲就一句词“莫听穿林打叶声”,但很有感染力。第二集片尾的说唱,又应景又有点搞笑。
作为探案剧,它找线索解谜的过程不算多。它主要靠讲故事的方式和最后揭秘的震撼效果取胜。气氛烘托得好,让人有代入感,追起来轻松。
当然,批评的声音也不少。虽然说是原创剧本,但不少观众觉得编剧用了太多老掉牙的桥段。像碑像流血泪、砍头烧尸体这些案子,感觉不够新鲜,没什么新意。
女主的设定有点矛盾。前面刚喊完“女子也能查案”,后面就撒娇假哭;嘴上说相信萧北冥,一见面问都不问就捅刀子;第三集还下错毒,看得人直摇头。
讲故事的方法也有人不满意。觉得重点没抓准,节奏有时太慢。查案显得有点儿戏,关键信息藏着掖着不让观众知道。所有的破案线索,全凭男主角一张嘴说出来,像用嘴破案,缺少参与感。
有些镜头处理得不太好。慢镜头用得太多了,尤其打戏时,看着节奏怪怪的。还有些镜头没啥用,显得多余。
演技方面也有争议。有人觉得男女主角像在各自表演,配合不够好,容易让人出戏。男主角的演技没有吹的那么神。
女主角被吐槽像个木头人,除了打戏就是站着不动念台词,没什么表情。特别是萧北冥掉下悬崖时她那一声喊,有点假。
还有人觉得男主角的原声台词和角色不搭,声音显得太老成,像故意装深沉,不如用配音。
剧好不好看,就像吃饭合不合口味。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想法。《定风波》刚开锣,是骡子是马,还得自己遛遛才知道。追不追这部剧?观众的眼睛最雪亮。
发布于:宁夏回族自治区贝格富配资-股票配资持仓-五倍股票杠杆-网上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